托起畲乡小康梦
蓝颜勇(中)现场核查硖门畲族乡文成新村造福工程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张杰 摄
苍茫的闽东群山厚实静默,清澈的山涧溪水长流不息,崎岖的漫漫山路环山绕水。
在这个大山里,畲族干部蓝颜勇用心丈量这片“贫瘠”的土地,将热血挥洒在美丽的畲乡,以点滴行动滋养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2019年,蓝颜勇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下山,安家
11月22日,小雪时节。南方滨海小城福鼎,早上六七点钟时天色还是灰蒙蒙的。蓝颜勇此时已经接了好几个工作电话。九点半,蓝颜勇在一个村中实地察看完扶贫项目进展,匆忙赶往乡会议室,督查乡村振兴工作进展。蓝颜勇说:“一会儿还约了硖门溪生态水系项目经理商量慢道设计事宜,下午全乡召开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晚上还要驻村。”这段时间,蓝颜勇从早忙到晚,有时忙到凌晨两点多才能休息。
蓝颜勇1993年参加工作,2016年从福建省福鼎市桐城街道调任硖门畲族乡,担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我出生在畲族农民家庭,深知只有双脚踏进畲乡才能听清群众呼声,只有将群众当作最亲近的人才能得到信任与支持。”在硖门畲族乡的3年时间,蓝颜勇养成了一个习惯——把自己的车当作移动的办公桌,广袤畲乡的任何一处都可以是办公点,吃快熟面、睡地板都是“家常便饭”。
曾经,王永权等一些硖门村村民只能在海边滩涂上捕捉贝类等海鲜,靠这种“讨小海”方式谋生。2018年底,柏洋高速口右侧的“文成新村”第一期安居房开建,情况发生了变化。王永权等村民没想到,有一天,他们可以因海而富。
原来,在渔业转产政策引领下,经过重新规划,硖门畲族乡3000多亩弹涂鱼、6000亩紫菜养殖区舍弃了传统的渔业养殖方式,转变为生态海域,即将引进国际海钓观光项目。转产的渔民则进入附近的工业园区企业上班。
王永权在“讨小海”之余,还多了一门整理小区环境的新营生。在高峰期,他每天可获得120元的收入。
住在山上的群众看到了山下重生的希望。2019年3月,在政府的帮扶建设下,王永权一家从山上搬了下来,住进了宽敞的新房子。更让他欣喜的是,4岁多的孙子还上了乡里的幼儿园。他的打工动力十足,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多挣钱,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走进文成新村造福工程搬迁安置点,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和一排排崭新的民居。硖门村党支部书记王乐开介绍:“城里人有的住房我们这儿有,城里人没有的绿水青山,我们这儿还有。”
“能修路的地方就修路,条件恶劣、无法修路的地方就搬迁。”2016年,蓝颜勇谋划了一个50亩地、能居住120户的造福搬迁集中安置地(文成新村)。得知有部分困难户资金短缺后,他多次到福鼎市扶贫办、城投公司等有关单位协调,不仅争取到造福搬迁困难户政府贴息贷款政策,乡政府还补助少数民族群众每户3000元,在宅基地安排、建设费用等方面予以倾斜照顾。同时,他还发动有关单位、部门及行政村与有困难的少数民族搬迁户挂钩帮扶,给予资金、技术和生活上的关怀。三年来,总共挂钩帮扶94户237人。如今,全乡已对45个自然村进行整村搬迁,共搬迁546户2236人,其中畲族自然村22个,畲族212户855人,形成了民族街、永和、渠洋等8个规模较大的少数民族聚居新村。
蓝颜勇常年带着“三件宝”——一顶斗笠、一双运动鞋、一本笔记本。走村串户,他最牵挂四种人:困难户、残疾人、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孩子。2016年7月,在一次走访中,蓝颜勇得知瑞云小学仅有4个在读生,均是家庭困难无法到集镇或城关读书的孩子。其中,3个孩子来自同一个家庭,他们的父母离异,父亲为照顾孩子不能出去打工,仅靠做一些农活维持生计。蓝颜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当天,他就联系桐城街道实行寄宿制的浮柳小学,安排这些孩子就读,还为他们购买了书包、作业本和生活必需品。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蓝颜勇走访慰问群众达1000多户、5000余人,常年下村入户天数达220天左右,几乎一年四季都是“上班没点,下班也没点”。拿着手上的民情日记,蓝颜勇说出了一组数据:仅去年,他就行程3万多公里,换了4个轮胎,车辆大修2次,实施精准扶贫项目100余个……“用脚步丈量全乡每一寸土地,将身影印刻在每一户畲民家里。”这样的话对蓝颜勇而言,绝不是说说而已。
瑞云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圣镜记得,有一日天还没亮,蓝颜勇就叫上他,一起去建档立卡贫困户蓝家明家救灾,说暴雨淹了蓝家的房屋。对于特困户黄晓宇家,蓝颜勇总是春送化肥,冬送口粮,多次上门慰问。
搬下山、稳得住、谋幸福,必须有好的居住环境。硖门畲族乡有“十年九涝”之说,每逢暴雨、汛期或台风,都会出现内涝。稍有不慎,就有人滑落硖门溪。2016年,被选为乡长后,蓝颜勇四方奔走,争取到资金2700万元,新建硖门溪生态水系,不仅提高了防洪能力,还美化亮化了集镇,给集镇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去处。项目建成后,村民们想立块功德碑,但被蓝颜勇否决了。因为在他心中,“共产党人的功德碑,应该建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找路,兴业
扶,要看“策”。只有对症下药、因户施策,畲乡畲民的幸福生活才不会遥远。
硖门畲族乡生态环境好,适合茶叶生长。多年来,当地坚持发展白茶产业,促进产业扶贫。然而,东稼村村民钟阿民一家种了20多年茶叶,还总是赚不到钱。有时,茶叶贩子不给现钱;有时,茶叶价格波动太大。蓝颜勇介绍,钟阿民的情况并非个案。时间久了,茶农们的种植积极性受挫,撂荒地也多了起来。
针对茶叶品质退化、白茶产量低等问题,蓝颜勇经过多方调研协商,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选中基础条件好的东嫁村,成立了畲依茗有机白茶示范基地,积极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做法,提高白茶质量。
习惯了按部就班,当地群众对于茶叶品种改良的意识远不够强烈,加之有机茶园标准高,给采摘和管理带来极大不便。为确保有机茶园建设不出意外,蓝颜勇带领乡里的技术骨干和企业主在基地蹲守1个多月,与畲民同吃住、同管护,努力解决各类问题。
2019年1月,钟阿民和企业签下了订单。此后,他再也不愁白茶的销路了,而且当年的收成当年就能收到钱。如今,硖门畲族乡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自茶叶。
与此同时,蓝颜勇带领乡村干部实施特色种养项目10个,发放特色种养业扶贫资金30万元,发展蔬菜、茶叶、畜禽养殖、林下种植四大脱贫产业。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80万元,集中管理,投入电站技改项目,每月按1%利息分红,仅此一项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6000元。目前,全乡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蓝颜勇的目标并未停步于此。“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增收是改变贫困面貌的唯一途径。”三年来,他精准发力,持续扩大柏洋工业小区规模,进行企业技改、重组,前往浙江、上海、广东等地招商,先后引进5家企业落户柏洋工业小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在他的推动下,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3800元提高到2018年的16945元;财政收入从1370万元提高到3606.08万元。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蓝颜勇的发展视野更宽了、发展思路更清晰了: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增加群众收入,让大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2018年,硖门畲族乡投入1800多万元,新建栈道、海防路、民俗文化广场,修复石兰古堡,开展各景点环境卫生整治。此外,投入1000多万元,将沿海缺水的6个行政村自来水纳入集镇自来水厂供水范围,彻底解决以往无自来水供给的问题,实现乡村供水一体化。
接力,圆梦
走进瑞云畲村,眼见身着民族服装的畲家姑娘舞姿蹁跹,耳听婉转高亢的畲族原生态民歌此起彼伏,还有半山腰心灵手巧的采茶姑娘、稻田里耕耘播种的畲家汉子,流传久远的传统手工艺织品畲族彩带编织、传统草鞋现场编制……一个个畲族农家生活习俗、一项项畲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引人入胜。温州游客黄小姐开心地说:“盘畲歌、吃乌饭、打草鞋、赏菇戏……置身青山绿水间,感受畲乡民俗活动,感觉很亲切,很过瘾。”
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所提升。硖门畲族乡是福鼎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有着深厚的畲族文化底蕴。如今,走进硖门,各类畲乡特色路标、文化宣传墙、畲族特色路灯等硬件设施完善,畲族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民族认同感大大增强。
“抓好畲族文化发展也是我的重要工作!”蓝颜勇本就是畲族人。在他看来,自己的身上肩负着弘扬山哈文化的使命。因此,他十分重视硖门山哈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他经常听取和研究畲族文化保护情况,以深入少数民族村拜访畲族老人、查找资料等方式,抢救、挖掘、录制大量古老歌本、制作工艺、歌舞节目等,有效促进畲族歌曲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瑞云“四月八”畲族歌会,都是硖门的畲族文化盛宴。蓝颜勇抓住时机,带领各村干部通力合作,整合全乡旅游资源,将瑞云“四月八”的主舞台扩展至全乡四个分会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蓝颜勇的推动下,瑞云畲族广场、文化长廊、畲族文化展示厅等设施也建设完成,硖门成了名副其实的“畲”乡。
采访中,热情的福建省畲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李梅英老人邀请笔者去家中一诉衷肠。李梅英住在一栋3层小楼里,家中窗明几净,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条。闲聊之时,李梅英的女儿和外孙子的交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原来,李梅英的女儿正在教她的孩子学习畲族的方言。攀谈中,李梅英兴致勃勃地说:“现在大家都说普通话,只是我不想让子孙后辈忘了我们畲族的文化和传统,不想让他们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文化的传承还是要从娃娃抓起。”话音未落,李梅英拿出请人设计制作畲族服饰的新旧对比图,介绍道:“制作这个对比图,就是希望畲族人能够不忘初心、不忘来时路,努力将艰苦奋斗、勤劳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
没有蓝颜勇的倾情付出,何来畲族群众对民族文化的笃信与付出!即使是在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之时,蓝颜勇仍没有忘记畲族文化展示馆和民族广场建设项目,多次联系设计人员,提醒其注意在集镇环境整治中融入民族元素。
山还是那片山,水还是那汪水,但是,被激活的生态资源与文化传承,为硖门畲族乡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增强畲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不让畲族文化流失,让畲族同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掉队,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蓝颜勇对畲乡未来信心满满。(雷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