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我们的小康 ——“学有所教”篇
【编者按】过去一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的一年。这一年,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一笔!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过程中,福建的脱贫攻坚工作迸发出一个又一个闪光点,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今,在八闽大地上,一幅幅美丽的小康画卷正徐徐铺开,人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写满对美好明天的希冀。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共同推出“我们的小康”系列镜头,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个方面,用镜头生动呈现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灿烂笑颜,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放学后的操场,夕阳下的游戏,都是童年的记忆。建瓯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让乡村学校留得住学生、学生留得住欢笑。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民族强。漳浦县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在各乡镇配套完善农村书屋、乡村讲堂等农村教育设施,并通过捐赠书籍、文化下乡等形式,丰富基层文化生活,让乡村学生也能“有书读、读好书、好读书”。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松溪县梅口古阜的文化长廊,是附近村级小学的“四点半课堂”。学生放学后,可以在这里做作业、看书、玩耍。它就像坐落在居民家门口的“小区书房”,帮助孩子们扬帆起航。
高山阻断了孩子们眺望的视线,但我们竭力用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十三五”期间,福鼎市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完善,农村贫困学生教育得到有效保障。
送教上门,让爱传递。学校的教学任务结束后,漳州市芗城区通北中心小学张秋月老师又在一名特殊儿童家里“走上了讲台”。近年来,该区启动“送教上门服务”,为确实无法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少儿提供免费送教服务,努力让每一位“折翼的天使”也能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
“耶!”在离永泰县几十公里的大山深处,一群孩子在支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手工作品,露出灿烂的笑容。为方便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就学,该县保留了近30所偏远村级小学,并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改善学习环境,让山区学童也能受到良好教育。
仰望苍穹,伸出的一双双小手,托举起一个个大大的梦想。龙岩市新罗区岩山中学复办了。从此,学校就在家门口,稚子不再背负“乡愁”。
春暖花开,书香阵阵。安溪县内灶小学校长陈莹煌照例从教室搬出两条长凳,为寄宿的孩子们讲授课外知识,开拓视野。安溪县支持边远小学实行寄宿制,推出补贴餐费、减免寄宿费等扶持政策,让留守儿童无忧就学。
明媚的阳光洒满宽敞整洁的校园,孩子们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灿烂。近年来,厦门市海沧区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下功夫,推进教育公平,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百米赛道上,特教学校的同学们正奋力冲刺。仙游县着力推进特殊教育更好更快发展,“普特融合”的发展模式初展样态,特教教师培养体系日趋完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殊儿童的明天也有别样风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整洁明亮的教室里,龙海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的同学们正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份份精致可口的“大餐”。龙海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让更多的学子实现就近升学、就地就业。
“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清流县嵩口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共唱《我和我的祖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一同展望梦想,共建新时代。
当为期一年的支教结束时,宁夏永宁县闽宁二中的孩子们拥簇着福建援宁音乐教师吴宝雅,诉说着自己的依恋和不舍,为这段南音和秦腔的情缘画上注脚。自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以来,一批批援宁支教教师走进闽宁镇,践行着教育工作者在扶贫路上的使命与担当。
(综合各地来稿 厦门市纪委监委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