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村新颜
春回八闽,群山环翠。从最近的高速公路口驶出,经20分钟柏油路,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映入眼帘。四方赶来的私家车在村口排成长龙,白墙黛瓦的畲族风情购物街上,茶叶店、小超市、农家乐鳞次栉比。
村民钟而钊的家就在畲族风情购物街上,一幢四层的徽派小楼,一楼是店面。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流,钟而钊满脸笑容:“杨赤公路通车后,出门方便了,游客也多了。就拿这个春节假期来说,每天都有大几千的游客,收入增加不少!”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赤溪村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特色村寨,走出“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乡村振兴路。今年初,赤溪村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更多目光汇聚于此。
福鼎市纪委监委采取“重心下移、直奔一线”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对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问题和腐败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一线落地落实。
赤溪村党总支推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晨巡晚议”机制。将全村分为8个网格片,由村“两委”干部、部分村民代表认领责任片区,以网格为单位定期“晨巡”入户了解民情,再利用晚饭后等群众空闲时间,开展党群“晚议”活动,引导群众直接参与讨论村级事务,做到“一人一本账、一事一记录”。截至目前,已顺利推进村庄立面改造、水街改造、玻璃栈道建设等重大工程9项,解决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就学就医、产品销售等民生难题200多件。
在做足旅游文章的同时,赤溪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机制,引进茶业公司,联合建设白茶产业园,创建白茶品牌;先后建成有机茶、食用菌等7类休闲农业基地,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变股东、变职工。
“现在,大家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转变,观念新了,心气齐了,干劲足了。”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介绍,如今,村里有3条公路,通达太姥山景区、高速互通口和集镇,建设了设施完善的小学、功能齐全的医院,孤寡老人住进了幸福园。“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村集体收入超过215万元。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成了现实。”
“在基地上班,每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而且岔开了茶季,采茶务工两不误。”春茶采收前,村民蓝冬青在益升食用菌基地内忙着给菌菇喷水。
夜幕降临,畲歌飘扬,广场舞跳出生活新味道。(本报通讯员 蔡雪玲)